行业资讯

企业动态 展会信息

成本高、竞争强卖不出去,是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误区

  谈起中国自主工业软件,第一反应是难!工业软件大鳄们建立的技术珠峰实在是太高了,而且他们每年的研发投入是如此之多。按照我们的起点和投入,何年何月才能登顶?纵有豪情万丈,仅凭家国情怀肯定是有去无回。

https://img.welllinkio.com//upload/20221214/6120e9c729abe712b6038eef096ef409.jpg

  工业软件市场是典型的B-to-B市场。国外软件盘踞中国40年,经过长期的关系型营销,客户关系早已被固化,那些看似的潜在客户,真相是早已被瓜分殆尽。全新进入者在触达客户方面往往具有难以逾越的障碍。

  但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机会窗口巨大。依据我们对今日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理解,有以下几个判断:

  1)禁运行业(军工或实体名单)无工业软件可买;

  2)中国占比最高的企业群体——中小企业无软件可用。

  3)卡脖子之后,重大民品企业的工业软件供应也朝不保夕;

  4)中国知识产权逐步合规之后,传统的工业软件产业将出现大量空白市场空间。

  这就是四个新赛道,是天时留给我们的机会。但不同的赛道应该设计不同的市场开发策略。每项工程的用户特征画像、核心诉求(刚需)、商务决策链、技术决策链、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交付实施方案都完全不同,需要专业化打造。

  另外,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的开发,打造广泛的用户基础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策略。国际仿真大鳄中最大的那只,在中国的成功秘诀是:早在20年前就成功占领了高校阵地。这让后来的竞争者直接崩溃,这就是产业基础的威力。

  所以,产业基础的打造,是商业成功的重要步骤。但时移世易,模仿成功者的成功道路已不可能。“基础免费,云化普及”是我们认为比较与时俱进的道路。

以上就是南京远程IO厂家德克威尔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,更多详情欢迎前往南京德克威尔官网!


3D 数据库